广德帝大哭一场之后毫不犹豫就废了太子,改封义忠亲王圈禁起来,没用几年这位义忠亲王就幽禁憋闷而死。

    自义忠亲王之后,广德帝有感儿子们都有了野心,也不再立太子,只是冷眼旁观诸皇子为了那一把皇帝宝座争得你死我活。

    因为广德帝看起来还能活好几年,几位皇子又一直等不到他再立太子,终于有人等不及了,再一次发动兵变。

    在义忠亲王造反之后,广德帝就有了防范,这一次依然顺利平叛。

    不过因为这次叛乱,他又折了几个儿子,自己也被气的中风,真的差点一口气没喘上来,去见列祖列宗。

    所以病好之后,他就匆匆下召把皇位禅位给儿子弘兴帝,自己当了太上皇,迁居到大明宫去修养身心想要多活几年。

    这位弘兴帝还是皇子的时候,并不是广德帝最疼爱的儿子,甚至还属于比较被广德帝忽略的那一挂。

    他本人又没有什么野心,只是老实的把广德帝交下来的差事办好,也不参与兄弟们的夺嫡之争。

    等到几个兄弟为了皇位造老爹的反的时候,他恰好去了外地,正好躲了过去,回头居然成了没有卷进诸王叛乱的最年长的皇子。

    广德帝决定禅位的时候,一看剩下的皇子,除了天资太差,年纪太小,剩下的不笨年纪还合适的也就只有他了,于是皇位也就是他的了。

    就这样,弘兴帝还没什么准备就成了新帝。

    只不过弘兴帝做了皇帝也还只能是个“儿皇帝”,他老爹还活着呢。

    广德帝刚刚禅位的时候还一副撂挑子不干的架势,可是退居大明宫后一段时间,他又不适应了,时不时就要把弘兴帝找过去,就如今的朝政指点江山。

    弘兴帝一开始还会提出自己跟太上皇老爹意见相左的地方,只不过因为太上皇凡是自己决定的事情绝对不会听他,日子久了他也就习惯了太上皇说什么他都对对对的日子。

    但人也总是有脾气的,尤其是弘兴帝当了皇帝还觉得憋屈,每次从大明宫回来心情都不会太好。

    今个除夕,弘兴帝和皇后去大明宫向太上皇和太上皇后拜年,也依然让弘兴帝十分的憋屈。

    太上皇后还好说,她本身只是太上皇后宫一个普通嫔妃,只因儿子被选做皇帝,她才母以子贵成了皇后,进而做了太上皇后。她本人就是一个性格恬淡的人,看到儿子儿媳只会关心他们的起居饮食,可不会大过年也给他们气受。

    让弘兴帝憋屈气闷的当然是他那个太上皇老爹了,因为今个太上皇提到了义忠亲王。

    义忠亲王是已故的废太子,废太子死了,可是儿孙还在。大过年的太上皇想到了他们,话里话外就是弘兴帝这个做皇上还有弟弟的没有照顾好死去的哥哥的后代。

    “我在你尚且如此,等我去了……”太上皇说了一半觉得不太吉利,他还没活够呢,也就不继续说了。

    光是这说了一半的话,就足以让弘兴帝带着皇后跪下请罪了。

    看着眼前那个穿明黄龙袍的人跪在自己面前,太上皇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满足,他果然还是这个国家最有权力的那个人。

    于是太上皇又借题发挥,告诫弘兴帝要尊重老臣,那些曾经跟随他鞍前马后的老臣,弘兴帝都要好好对待。不光是老臣,老臣的后代也要看重。

    “那样的人家,父一辈是忠臣,孩子也都教的好,比你用那些没有一点经验的白面书生要好。”太上皇说。

    大过年的只是得到了一杯还没来得及喝的茶水,就跪着领了一顿训,也难怪弘兴帝回到皇后的坤德宫就闷闷不乐的坐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