娴妃难得展颜愉悦,对皇后谦道:“这是臣妾分内应当之事。”

    皇后看向娴妃:先帝爷将她指给宝亲王做侧福晋的时候,已经选定了宝亲王为接班人,那时候指侧福晋,绝不是随手给的。

    太后当时已为熹贵妃,对儿子仅剩的一个侧福晋位置也是万般慎重,最后属意娴妃,娴妃自有旁人不能比的好处。

    起码这管家理事方面,就格外得心应手。

    满洲人起自关外,男人在外面打仗,女人就要在家里把一家子的事情料理的妥妥帖帖。

    兼之旗人习俗,家庭之间,礼节最繁重,而未出嫁的女儿又尊贵,正所谓“翁姑上坐,小姑侧坐”新嫁进门的媳妇则要侍立于旁,除了伺候公婆,还要伺候下小姑子。

    出嫁前在家中尊贵,出嫁后要掌一家权柄。

    娴妃就是被

    这样培养出来的,若非入了宝亲王府做侧福晋,她到哪一家都会是当家主母。

    偏生入了皇宫做妾……皇上却极不喜欢这种主母范儿。

    连皇后都要温慧柔和,何况是个妃子。

    娴妃这身本事,倒是有些可惜。

    皇后虽觉得略有些惋惜,可前些年也不敢用娴妃,她这样能干到略带侵略性的女子,皇后作为六宫之主,要做到平衡后宫弹压妃嫔,便不能用的娴妃太强势。

    若不是纯妃嘉妃渐渐的过了……

    皇后又看向在一旁因卸了任务,看起来就格外轻松惬意的贵妃:果然,自己还是更喜欢贵妃的脾性。

    皇后在脑中转了这许多想法,其实不过一瞬。

    她依旧很是勉励嘉奖了两人一番,然后又道:“小选的正日子,本宫不过去坐坐,其余的时候,还要你们多上心了。”

    宫女也不是选完就算了,入选的宫人还需按考核的等儿分入各位嬷嬷麾下,继续学习不断考试,过几个月才能出师,挑最好的那波送去各位主子处服侍。

    这些后续事务,皇后也都准备放手给娴妃了。

    “今年既是大选之年,后宫肯定要进新人的,宁可多留下些宫女,也不要到时候捉襟见肘不够用的。”

    皇后端起茶盏呷了一口,忽然道:“娴妃小选之事办的很好,不若也留下来,帮本宫一起看看大选之事有无疏漏处。”

    娴妃起身应道:“娘娘主理六宫多年,事事妥帖。”

    顿了顿仍是道:“若是娘娘不嫌弃,臣妾很愿意留下,帮娘娘算算账目,打打下手。”

    皇后就看见贵妃垂着头,一副‘别点我名,我什么也不知道’的样子。

    不由好笑起来,故意道:“既如此娴妃就留下吧。贵妃——”皇后终于还是失笑:“回去歇歇吧,你身子弱经不起劳累呢。皇上预备端午前将大选办完,然后过完端午就早早去热河新宫住几日,再行木兰秋狝——都是需要行路奔波的,你好好养养,等到了木兰,也可骑马散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