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天地>修真仙侠>穿到八零年代搞科研 > 身高是硬伤 她还有机会长
    眼看就要开学了,佘小果怎么可能这个时候回家。佘小果很是欠意,“曹姐,我下次帮你带?”

    曹姐问她下次什么时候回去,她说最快一个月后。曹姐不出声了,说回去想想办法,看能不能找到别人做的剁辣椒味道差不多的。

    也是巧了,寒可鑫提前两天来了县城,帮他带来了李桂云做的剁辣椒。

    佘小果给曹姐送了三瓶过去,曹姐要给钱,她也没要,曹姐对她很满意,嘱咐她多来家里玩,有什么事都可以找她。

    佘小果笑着答应。

    新华书店作为县里最大的书店,书的种类却不多,佘小果只买到语文和数学参考书,英语基本找不到配套的。她问寒可鑫有没,寒可鑫回学校,帮他收集了高一的所有英语试卷,加起来也就十套。

    佘小果买了白纸,裁小了,佘玲帮她钉成本子。她把寒可鑫带来的试卷自己抄了,每天考一套。

    很快开学了,县一中向来有入学考试的传统,考语数外三门。佘小果是班上最高分进学校的,县第一名在隔壁一班,第二名选的择读中专。

    考试的时候,佘小果成为老师重点关注的对象。

    语文老师还比较含蓄,只是时不时在她附近转一转,数学老师就比较直接,戴着厚厚的眼镜,直接搬了凳子坐在她身边。幸好佘小果心理素质高,换个人估计要紧张得做不出题。

    英语老师更是越看越惊喜,原本英语是佘小果的弱项,也不知道这个暑假佘小果怎么补的英语,她觉得佘小果的英语比中考时又好了不少。

    一中基本上都是住宿的,但是也允许走读生。班主任已经知道她家不在县城,佘小果找她申请走读的时候,不免多问了两句,得知她和小姑一起租住在学校附近才答应。

    正巧,佘小果的同桌黎琴就住在县城,住的地方也不远,两人可以一起上下学。

    黎琴是个特别爱笑的女孩子,爸爸是厂子职工,妈妈是老裁缝,经济还算宽裕,她每天都能从家长那里得到五分钱的零花钱。第一天就请佘小果吃糖。做成桔子形状的水果硬糖,甜里带着一点酸。

    佘小果有来有往,送给她一对叶子形状的发卡,叶子细长,是深绿色的。

    黎琴爱不释手,天天戴着。

    成绩隔天就下来了,佘小果毫无悬念的得了第一名,比班上第二名高出22分,其中英语一项就高出15分。

    班主任想让她当班长,她说想把更多精力放在学习上,班主任退而求其次,让她做了学习委员。

    自从开了学,佘小果冰棒也没卖了,专心学习,佘玲倒是坚持着。八月份她们和家里一起努力,冰棒仍是超过两万支,连送的六千支也卖光了。

    学校开学后,冰棒生意明显不好做了,佘小果上学不用自行车,佘玲骑着自行车跑上一整天,穿越大街小巷,连一百支冰棒也卖不出去。

    盼盼写信过来,家里情况也差不多,她和妹妹要读书,佘回荣负责去各村叫卖,李桂云守着家里的小卖部,遇上喜事和或赶集,李桂云去摆摊,平均下来一天也就能卖出一百二十来支。

    销量少,三轮车也被食品厂那边收回了,佘国荣正找关系买自行车,送的三成损耗比也没了,原本拿货价也得涨,是罗科长打了招呼,让他们得以保持原来的进价。盼盼信中问佘小果怎么办?

    怎么办?佘小果也在想法子。她以后想学计算机,并不满足于浅尝辄止,那就得烧钱,买电脑,订杂志,都需要钱。佘玲倒比较淡定,边卖冰棒,边找什么是她可以干的,她现在存了两百元钱了,省着点花可以用一年。

    佘小果还没想出头绪,黎琴送了个赚钱的门路给她。原来黎琴的英语差,她的父母想找老师帮她补补,黎琴就推荐了佘小果。

    原本黎琴的父母并不乐意,佘小果也是学生,还是乡下来的,英语好又能好到哪里去,黎琴就说了,“我们英语老师说,黎琴的英语,比她不会差。”